當一個人開始去應用資料分析時,通常他仍在試著去了解資料分析的資料,而不是資料當中的缺失點。 補救方法就是去更熟悉本手冊的教材。
再者,一個人也許還沒有了解到,藉由這些教材一個人可以很容易地獲得理想情境的知識。 一個缺失點只不過是一個不合邏輯地偏離理想情境而已, 藉由將目前的情境與理想情境做個比較,一個人就可輕易地看到缺失點了。
要知道什麼是理想情境,一個人只要去知道能夠產生理想情境的正確產品即可。 如果這些產品沒有產生,那麼那兒就有了偏離; 接著一個人可以發現各種不同形態的缺失點,然後找出一個真正原因並因此就打開了處理的大門。 藉由處理,一個人只要嘗試使這個地方生產出它的產品。
除非一個人以此方式進行(從產品往回追溯到組織建立),否則根本就無法分析任何東西, 只會得到錯誤而已。
一個現存情境的好壞實際上在於它能生產出產品,而不在於它有油漆過、鋪地毯或是提供公共關係的宣傳花招。
所以,對於任何情境,不管是生產製造、打一場戰爭或是當一個宴會的女主人,都是會有產品的。
過著毫無意義的生活的人們是很不快樂的人, 連遊手好閒者或業餘者也只有在他有產品時,他才會是快樂的!
任何情境裡總是會有個產品。
標準行動
如果一個新手沒有遵循這個模式,他可能會摸索得團團轉,然後變得沒有方向了:
1. 確實地擬出這個(人、單位、活動)所應該生產的東西。
2. 擬出理想情境。
3. 調查現有的情境(現況)。
4. 從理想情境跟隨著缺失點追溯回到現況。
5. 找出真正的真正原因,它將會讓現況朝向理想前進。
6. 檢視一下現有可運用的資源。
7. 得到一個如何去處理的好點子。
8. 處理或建議處理方法,所以狀況不再發生。
這是一種非常確定會成功的方法。
如果一個人只注意到情境裡的錯誤,而卻沒有產品或理想情境來與現存的情境做比較的話,他將不是在做資料分析,而且情況將變得更惡化,因為他是在找尋錯誤的真正原因。
思考
一個人必須能夠以缺失點來思考, 粗魯的說法就是「學著像白癡一樣地思考」, 而且也可以加上一句「在不放棄任何像天才一樣之思考能力的情況下」。
如果一個人無法忍受缺失點或無法面對它們,他將無法看見它們。
一個瘋子無法忍受正面點,所以他也就看不見它們。
但是一個地方可能會有許多正面點,卻沒有產品。 因此,它有可能被說成是有多麼地了不起,然而同時它卻已經在瀕臨崩潰的邊緣。
一個人聽從人們對該情境的描述,並採取他們的真正原因,他就是冒著很嚴重的風險, 如果這些就是真正原因,那麼事情應該早就變得更好。
一種較為安全的方式是,討論的範圍限制在 發現到 涉及的產品和正在調查的產品。
一個人應該透過資料或透過觀察者,或透過親自的直接觀察來觀察現存的情境。
一個人常常必須去猜想可能的真正原因, 這就是做前面所提到的「學著像白癡一樣地思考」。 在一長串缺失點的尾端將會發現真正原因,當與理想情境相比較之下, 每個
一個人也必須使用正面點來學著像天才一樣地思考。
找到生產的最高尖峰時期(現在或過去), 把它和尖峰之前的現存情境做比較。
現在,找出那時進入情境的正面點, 追蹤這些正面點,然後你就會找到一個最大的正面點之真正原因,它便開啟了改善的大門。
但是,一個人還是要考慮一下什麼是可獲得的資源,並且必須要想出一個好點子來加以解決。
所以,它與上述是同樣的一系列步驟,只不過這次是運用正面點。
某項資訊或某個情況的傳達,可變成非邏輯時的任何一種特定方式;任何一項被提出視為是真實資料,而事實上卻發現並不合邏輯。